-
项目名称:
AI SaaS远程人才平台
企业名称:
pangian
奖奖项项:
特等奖
Pangian是一个AI SaaS远程人才平台,由Mag Boron创立并担任CEO,Ricardo Uzcategui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TO。该平台拥有全球技术、AI、退出和扩展专业知识,旨在为初创公司和财富500强公司构建和管理价值5000万美元以上的2000多个远程团队,覆盖70多个国家。Pangian的亮点包括其AI驱动的360°人类档案,能够通过AI匹配候选人和雇主数据,以及实时的全球劳动力数据分析。此外,Pangian还提供了一个全球招聘和劳动力管理数据模型,以及一个AI驱动的弹性团队招聘解决方案。Pangian的使命是通过其创新的平台,改变未来的工作方式,并释放全球人才市场的巨大市场潜力。
-
项目名称:
基于体教融合大模型的奥运后备人才培养平台
企业名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华体博联(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一等奖
背景:全球 AI技术变革推动全球AI+教育发展,个性化教与学逐步成为现实。在此浪潮之下,技术公司不断突破技术上限,拓展教育应用的想象空间,在体教融合、职业教育等领领域积极引入AI,拓展AI惠及的人群类型及应用场景,体育产业将迎来新的春天和井喷式发展。
结合体育教育实际情况,中国移动、紫东太初(中国科学院)、华体博联(国家体育总局)三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足球运动为典型场景切入共同打造面向奥运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大模型。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基于中国移动九天教育大模型及中国科学院紫东太初多模态基础大模型,通过双底座支撑(体育教育+体育多模态)打造体教融合混合专家大模型。该模型通过数据+知识混合驱动赋能全链条体育科技场景智能化,建设基于多模态体教融合大模型的人才选拔、科学训练与人才输送的体系,打通体育升学通道,为奥运精准选拔培养人才。
-
项目名称:
多模态AI+AR平台,AR眼镜
企业名称:
kura
奖奖项项:
二等奖
Kura是一家专注于多模态AI+AR平台的公司,其产品亮点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视场角AR眼镜,具有150度的视野和95%的透明度,以及8K分辨率的图像,适合户外使用。Kura的AR眼镜解决了当前AR眼镜穿戴设备的问题,如小视场、低透明度、低分辨率、低亮度等,并且满足了客户的需求。Kura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包括来自MIT的创始人和拥有400多项专利的首席工程师。Kura的产品获得了CES创新奖,并计划在2024年发货。
-
项目名称:
AI触觉交互技术平台
企业名称:
深圳智触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奖奖项项:
二等奖
IHS智触是一家专注研发AI机器触觉技术及其应用开发的跨国科技公司,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基于自研的底层触觉协议构筑AI人机交互模组,成功将触觉技术的感知端与反馈端打通,形成了仿生级的触觉交互回路,并以此打造出触觉人机交互闭环系统。IHS自主研发的AI触觉数字化算法可根据音频信号及3D内容实时生成高保真触觉反馈,并通过独创的触觉建模让3D模型具备虚拟触觉感官,使得虚拟物体和环境也能拥有触觉感知与反馈,极大提升了人们与3D内容交互的临场及真实感。
IHS核心技术已在医疗场景实现了依多训内镜手术教培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实现对消化及呼吸内科手术教培需求的覆盖,为医院、高校带来系统化、数量化、多样化的虚拟仿真手术实训;IHS提供虚拟视觉与触觉融合的多模态逼真手术仿真,旨在打破质量和效率低下的传统师徒模式,革命性缩短专科医生培养时间,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为医院及医生增收创收。
-
项目名称:
AI视频裁判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st37
奖奖项项:
二等奖
ST37是一家法国公司,专注于运动和技术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视频分析软件、回放软件、和机器人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用于体育比赛和训练的分析工具,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改进决策过程。ST37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多个领域,如竞争体育、性能优化、工业监控和足球等。他们的Skouting平台尤其突出,提供实时视频分析和数据报告。
-
项目名称:
印象个性化AI助理:智能知识管理平台
企业名称:
北京印象笔记科技有限公司
印象(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个性化AI助理:智能知识管理平台」旨在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面临的信息碎片化和个性化管理需求难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个人数据的高效处理和智能化应用已成为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该平台利用神经处理单元结合本地小语言模型和云端大模型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安全的智能助理服务。
平台功能包括智能检索、个性化推理服务和自动化任务实现。通过复合AI系统设计,优化推理路径,并结合任务路由和多代理协作技术,实现复杂知识管理任务的精准推理和高效决策。此外,平台具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个性化推理机制,提供实时、精准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创新性的边云协同训练和部署技术,平台能在有限计算资源下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平台提供的智能化知识管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文档管理、信息检索效率,大幅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平台提升了知识管理效率,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生活体验。
-
项目名称:
新一代光波导显示技术及MR穿戴设备产业化项目客户导向的供电
企业名称:
杭州新谷智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阳光金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随着科技进步,增强现实(AR)技术正在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中国市场同样表现强劲,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这表明X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动力。
光学模组是AR技术的核心,当前市场上,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等技术各有优缺点。光波导显示技术以其轻薄、视野广阔、成像清晰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主流技术。特别是几何阵列光波导和体全息衍射光波导技术,不仅光学效率高,还能实现更自然的视觉体验。
-
项目名称:
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沙戈荒”能源基地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蒙古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为国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项目,规划建设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00万千瓦,配套建设支撑性煤电400万千瓦,新型储能不少于500万千瓦时,占地总面积1208.46平方公里,容量规模大、电源类型多、特性差异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运维难度极大。本项目遵循“集中监控、片区检修、无人值班、无人值守”的整体运维思路,通过构建“一体化控制、智能运维、电力市场交易、生态治理”四大作业场景与全域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生产、传输、运维等各领域状态全感知、设备全连接、数据全融合、业务全智能,为“关门运行”提供技术和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库布齐大基地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打造全国首个具备广泛互联、全面感知、云边协同、智能互动、灵活柔性与安全可控的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沙戈荒”能源基地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
项目名称:
客户导向的供电质量问题治理解决方案与实践
企业名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佰聆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电力对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性愈发显著,一旦发生停电、低电压等供电质量问题,可产生网络中断、设备或机器损坏等问题,甚至可能造成各种机械、交通、医疗等事故,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社会生活秩序平稳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项目以客户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坚持防范与治理相结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挖掘和分析95598、用采等营销数据价值,开展了潜在集中供电质量问题影响范围识别、客户诉求分析、供电质量问题闭环治理管控等技术及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基层电网供电质量问题问题定位、服务改进、过程监测、结果查验等全流程管理机制,创新优化业务规范、建立查验机制、制定复核标准、治理效果查验等方式,保障存量供电质量问题见底清零和增量问题动态治理,升了电力保供措施时效性、民生用电保障精准性,民生诉求响应及时性,提升了客户用电体验。
-
项目名称:
淘天大模型生活消费应用全家桶
企业名称:
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淘天集团领跑AI电商建设,以“统一大模型基座+AI Native应用”方式,加速将最新AI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星辰大模型是淘天独立研发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聚焦在电商、生活、消费场景,从零训练,依托高质量电商数据、多模态持续训练,增强电商类场景知识和推理能力;以MOE模型架构优化、Attention部署优化等技术,高效支持各类电商任务和场景应用。以星辰大模型为基座,创新研发出AI Native应用「全家桶」:在文案编写、商家运营、数据分析、创意内容生成等经营场景,帮助商家降本增效;在生活服务、商品搜索、个性化交互导购等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比如,To B端,万相实验室应用文生图、图生视频、多模态等技术,为商家提供高品质、原生化图片生成和视频剪辑服务;To C端,淘宝问问为消费者提供电商搜索、智能导购等功能,及时、真实、有效服务消费者需求。
-
项目名称:
器官数字孪生
企业名称:
Medics(美国)
奖奖项项:
特等奖
Medics公司是意大利数字孪生器官创建的市场领导者,其产品以高可靠性著称,独特的增强现实手术支持软件功能,实现了从术前规划到手术卓越性的连续性。自2016年起运营,每年交付数千个案例,用于服务优化和AI产品优化数据库的创建。公司正在开拓欧洲分销,与4个国家的20多个分销商合作。产品亮点包括MyMedics Portal和Medics Suite,提供3D器官重建、CT扫描分析和手术体验,简化解剖和病理学理解,缩短学习曲线,实现功能性组织互动和手术现实增强。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医疗行业创业者和专家组成,包括CEO Andrea Andolfi、Change Management和Business Development的Fausto Sbaiz、CTO和HR的Leandro Basso、Head of R&D的Giuseppe Isu。
-
项目名称:
延缓儿童近视的创新方法
企业名称:
Dopavision(新加坡)
奖奖项项:
一等奖
Dopavision是一家专注于眼科和神经学疾病治疗解决方案的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创新的方法来减缓儿童近视的进展。公司的领先项目通过调节眼睛的内在生长机制,使用蓝光来控制近视的进展。临床阶段产品MyopiaXO通过在标准智能手机上运行的游戏应用程序来提供治疗。Dopavision的团队由多学科专家领导,他们在生物制药、神经科学、眼科和健康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rk Wuttke博士拥有超过二十年的医疗保健业务经验,包括药品和设备开发。首席技术官Andreas Balser博士在软件管理、战略咨询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首席医疗官Gabriela Burian博士在眼科和视网膜新疗法的全球临床研究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首席科学官Jens Ellrich教授在转化神经科学、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数字疗法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
-
项目名称:
CT显示材料的进口替代产业化
企业名称:
深圳核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本项目解决核心问题:
CT国产化的核心材料及器件:CT用显示材料-及CT用核辐射探测器。
每台CT的研发成本在1亿元作业左右,其中闪烁晶体材料价值5000万元,占CT50%左右的成本,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院士领导,吸引了3名博士负责技术研发,2名研究生负责行政及销售,创始人负责生产运营。
-
项目名称: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护肤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Emuage(法国)
奖奖项项:
二等奖
Emuage是一家法国公司,专注于定制化护肤品的开发和生产。公司通过创新的设备和技术,允许消费者在家中定制和生产个性化的护肤产品。Emuage的产品特点在于其个性化和高效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和需求,选择不同的配方成分,生成专属的护肤产品。公司团队由化妆品专家、化学工程师和技术开发人员组成,致力于推动美容和护肤行业的创新。
-
项目名称:
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的肿瘤精准诊断一体化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北京透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北京透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病理图像诊断领域,利用先进深度学习技术和海量病理数据,提供智能判别、诊断及预测的综合解决方案,推动病理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公司汇聚了国内外顶尖AI和病理学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首次攻克复杂器官组织学病理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dern Pathology等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拥有50余项专利。其AI病理辅助诊断平台已在百余家大型三级医院广泛应用,技术和临床效果受到业界高度认可。
-
项目名称:
关键核心“卡脖子”生物膜技术研发产业化
企业名称:
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华新生物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JOE XINHUA ZHOU博士、国家“启明计划”专家QIU博士等联合生物医药领域全球一流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赛多利斯市场销售精英创立。使命愿景:突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直面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医药耗材和医药装备全球挑战,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领导品牌。
-
项目名称:
针对GPCR靶点的代谢及自免类新药开发
企业名称:
海湃泰克(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公司开发利用自身的GPCR平台,能进行靶点功能研究、配体研究及靶向药物设计,药物筛选与成药性研究,形成自己全方位的新药开发能力。海湃已经在药物探针开发、靶蛋白结构鉴定、GPCR靶点开发与配体寻找、AI辅助虚拟筛选、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构造了海湃自己的独特能力。
-
项目名称:
几何科技叁颂智慧健康管理系统
企业名称:
北京几何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叁颂智慧化健康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是以智能马桶为载体的居家健康解决方案。通过传感器,无感化的获得深度、连续的健康信息,基于连续、较高频的生理与健康数据指标,结合客观知识,形成针对个体的判断、预测及生成个体健康模型,进而提供标准/个性的医疗信息服务,对健康风险进行及早的、精准的告知,从而引导用户进行积极的预防和管理。
-
项目名称:
智能康复机器人
企业名称:
上海司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司羿智能引领康复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革新,先后推出全球首款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国内首款下肢软体外骨骼、国内首个可同时满足医院、社区和家庭使用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等原研新品,产品兼具安全易用、交互感强、智能化程度高等核心优势,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NMPA、FDA、CE等权威医疗认证。司羿智能是一家从事康复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提供可同时覆盖医院/社区/家庭的智慧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中国上海、四川成都建立生产研发和运营基地,并面向全球建立“产、学、研、医”合作体系。SYREBO品牌已进入全球80+国家和地区、4000+医疗机构、60000+家庭,服务全球数百万人次。公司以康复为使命,致力于打通康复全周期,积极搭建国内首家互联网康复医院和社区康复示范点,布局“智能硬件+内容+服务+AI”的智能康复云平台。
-
项目名称:
眼动追踪医疗AI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HarmonEyes(美国)
奖奖项项:
三等奖
HarmonEyes是一家专注于眼动追踪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旨在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来理解个人的状态,包括注意力、健康和表现。HarmonEyes成立于2024年,提供基于眼动追踪和AI的解决方案。
产品亮点:
HarmonEyes/RightEye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推动眼动追踪科学进入之前未探索的领域。RightEye是FDA批准的眼动追踪医疗设备,用于视力和表现测试。
团队:
Adam Gross -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拥有3次成功的退出经历。
Dr. Melissa Hunfalvay, PhD - 首席科学官兼联合创始人,是著名的眼动追踪专家。
Frank Oelschlager - 首席技术官,拥有丰富的SaaS和数据技术领导经验。
Takumi Bolte - 工程副总裁,是经验丰富的眼动追踪专家。
Lawrence Franchini - 销售副总裁,拥有20多年的销售和市场营销执行领导经验。
Dr. Walter Greenleaf - 战略顾问,是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
项目名称:
全场景多模态终端直连卫星通信终端芯片研发
企业名称:
归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特等奖
归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以5G、卫星互联网以及下一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全场景SoC芯片设计公司,是台积电的直接account客户,也是中芯国际22nm工艺的leading partner。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以4G LTE产品以及自组网、卫星通讯芯片为主,5G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也即将在2024年底送样客户;归芯科技创始人吴迪曾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另外三位联合创始人也均深耕通讯领域超过25年,曾在展锐、翱捷公司任高管。公司研发团队人数过16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70%,各团队负责人也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员工平均工作年限超10年以上,团队整体开发经验丰富。目前产品以4G为基础,5G和卫星通讯为后续增长方向,前景广阔。
-
项目名称:
智能传感器研发与水行业应用
企业名称:
中科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一等奖
目前,我国水行业的核心传感器和芯片多采用进口,水行业毫米波雷达技术多来源于德国和美国,国内第三代超声波水表核心的计量器件也大部分被奥地利垄断。中科水研结合中科院的技术优势,以水行业核心技术全国产化和国产替代为己任,在毫米波雷达技术和超声技术两条核心路线上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系列水文产品和用在水务行业的高精度TDC计量芯片,不仅性能上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而且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国外技术。相关产品已在全国18个省级行政单位实现了应用,用户反馈良好。在国家大力推广信创技术的背景下,中科水研的产品符合国家战略趋势,市场空间巨大。
中科水研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博士3人、硕士11人。该核心团队是国内率先开展物联网研究的团队之一,在无线通信、物联网、传感器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曾承接多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
项目名称:
多场景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企业名称:
中煤科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项目形成轮式、轨道式、特殊场景等3条产品线,研制了轨道式、轮式、仿生式等共计8种、28款,覆盖70%以上场景。
攻克了GPS拒止、平墙式少特征点下的自主导航技术、巷道三维模型构建技术、数字孪生等4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了井下激光雷达%2BIMU%2B轮速计%2BRFID等通用性导航技术,重复定位精度±2cm ,停车精度±3cm;国内首次将磁耦合技术应用于井下充电领域(技术壁垒),充电效率85%以上,解决井下续航难题;提出改进ICP配准算法实现激光雷达的点云配准,实现高精准实时动态巷道三维建模。首次构建了机器人化的诊断大模型,实现了AI技术机器人化的煤矿场景应用。
项目致力替代300万矿工及特种行业巡检人员,未来应用于煤矿、石油石化、钢铁电力等领域,市场容量不低于5000亿。
团队覆盖20多个学科、30余名专家、200名清华大学、中科院博士的研发团队。
-
项目名称:
5G redcap引领视频物联新时代
企业名称: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率先引入5G R17的redcap技术,拉通产业链各环节,打造行业首个5G redcap安防视频解决方案。开发5G redcap摄像机,成本大幅降低50%以上,而传输性能保持不变,功耗、定位等能力反而得到加强;推出“5G低价摄像机%2B视联专网资费%2B可选型视频智能平台”的5G redcap视联方案,解决当前5G视频应用成本过高,无法形成规模部署的现状。
-
项目名称:
基于硅基OLED新型微显示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深圳市芯视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深圳市芯视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超轻薄、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和柔性AMOLED先进显示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VR/AR、电子取景器、特种应用、车载和移动便携智能设备等多个领域。
-
项目名称:
低轨物联网“天启星座”
企业名称: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国电高科是唯一拥有低轨卫星通信频率(UHF)许可和增值电信经营许可的商业航天公司,建设运营的“天启星座”一代由38颗卫星组成,已发射25颗,计划于2024年完成组网部署,为用户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低轨卫星通信数据服务,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低轨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应急通信、海洋、交通、农林牧渔业等场景,并可用于汽车、手机直连卫星、对讲机、可穿戴设备等个人消费级产品。
团队成员多来自于我国航天院所关键技术岗位,董事长吕强博士曾任航天五院总师助理和科技委专家,师从中船七院陆建勋院士和航天五院周志成院士,负责了我国首颗大容量 Ka 宽带卫星—中星 16 号天地系统设计。
目前已自主研发各类终端、模组、天线等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实现面向全球的低轨卫星物联网通信服务,将带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升级转型和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地标,拉动区域百亿级产业链。
-
项目名称:
全球数字身份管理专家
企业名称:
Global ID(瑞士)
奖奖项项:
三等奖
Global ID是一家瑞士公司,专注于通过指静脉网络的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他们提供生物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用于确保人员身份的真实性和文档的原始性。公司面向各种组织,如医疗、金融和公共服务部门,提供高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身份管理服务。Global ID的技术涵盖从指静脉扫描仪到相关的软件服务,支持多种应用场景。
-
项目名称:
基于LoRa无线技术的绿色低碳节能建筑产品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厦门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基于前端的智能无线终端,实现大楼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的同时,提升会议室资源利用(会议室人数统计传感器)、灯光控制精细与智能化(智能开关面板&红外光照传感器,平台端批量定时,策略控制与本地化实时联动)、能耗管控精细化(智能插座面板,完成电量采集与远程通断电控制); 提升能源效率,推动绿化建筑的发展。
-
项目名称:
Micro OLED微显示器生产
企业名称:
Lumicore(新加坡)
奖奖项项:
三等奖
昀光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硅基OLED技术的公司,其产品具有超低功耗和高性价比,解决了屏幕发烫问题。公司由季渊博士创立,拥有50+专利,其场堆叠技术在功耗、色域、频闪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昀光科技的股权架构显示季渊博士为最大股东,拥有51%的股份。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核心团队成员90%为博硕士。产品亮点包括100%开口率、无纱窗感、自发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低能耗、环保和健康等特性。
-
项目名称:
边缘计算与AIoT解决方案专家
企业名称:
Middl.AI(法国)
奖奖项项:
三等奖
Middl.AI 是一家总部位于巴黎的前沿科技公司,专注于提供先进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产品 Object Computer 是一款突破性的设备,旨在边缘实现本地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提供无与伦比的效率、安全性和响应能力,非常适合各种物联网应用。
驱动 Object Computer 的 JellyFishOS 是 Middl.AI 研发的下一代实时操作系统。专为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设计的 JellyFishOS 使物联网系统摆脱了云端限制,推动了边缘设备的安全和响应能力,开启了物联网创新的新纪元。
Middl.AI 的 协议无关架构 能够与各种物联网设备和传感器无缝集成,充分发挥了边缘计算的潜力。公司的解决方案利用 边缘 AI 处理 来提升自动化、安全性、健康监测和娱乐等方面,通过实时本地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快速、安全和可靠的性能,助力创建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的居住环境。
-
项目名称:
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
企业名称:
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特等奖
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积累的海量数据及多维度优势,整合各类工业数据要素,自研天智工业大模型COSMO-GPT,建立工业企业专属大模型智能体应用中台,打造“1个数字底座%2B3大能力引擎%2BN个应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多智能体自适应协作技术、专家模型智能匹配与调度技术、模型自学习与进化技术、多模态交互与融合技术等核心能力,实现多领域多场景的智能化建设。
项目团队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两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具备算力、实验资源、专家资源支持。研发核心团队专业配置合理,硕博占比70%。
成果已在家电、汽车、服装等10个行业应用验证。在服装行业,实现智能生成高度匹配设计需求的产品方案;在家电行业实现装配序列及机器人控制代码自主生成,装配换产效率提升50%。秉承“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开发者共创”发展模式,构建全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2B工业大模型数字新生态。
-
项目名称:
明珞全球数字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企业名称: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一等奖
通过对产线设备进行毫秒级高速数据采集,结合公司15年产线设计调试经验知识,建立了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六大功能产品和基于数据训练智能成长型算法模型的明珞智能制造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分析岗位职责,建立了针对岗位角色的用户指标体系,帮助用户实时透视产线生产与健康状态,提高产线运行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到目前为止,平台在全球30多个国家的500多条线体上成功实施,产线总价值超 1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前景方面,全球汽车制造领域,每年新增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车身制造存量资产超万亿,整车制造存量资产超10万亿,扩展到其他行业,规模将达到百万亿级别。平台的目标是未来5年实现数千家目标用户,连接5000条以上产线,实现百亿资产管理,亿级营收。目前团队规模为一百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余人,博士学位人员10余人,汽车行业从业10年以上及海外资深专家15人,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
-
项目名称: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建模工具软件
企业名称:
杭州华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公司成立于2015年,多年来专注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领域,主创团队均来自于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MBSE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推广的团队之一。历经多次迭代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复杂装备研制的MBSE建模软件M-Design 4.0,帮助客户对复杂系统实施正向设计,公司MBSE相关的应用客户已超过百家,前景广阔。
-
项目名称:
基于设备物联的多工厂多语言全球实时数字工厂
企业名称:
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数益工联是一套全球工厂实时管理系统。应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与丰富的现场交互手段,融合工业工程精益思想,为离散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规划到实施落地的端到端工厂级解决方案。同时基于数益平台内部的真实工业生产数据,数益智能终端内置了工业场景的端侧AI应用。我们采用云原生技术架构,结合物联网平台和低代码平台,构建高可靠可扩展的软件系统。融合5G通讯、工业大数据、APS、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解决全球工厂实时数据流汇总,多工厂同步管理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打通内部数据孤岛、完成各软件间数据协同共享,使数据准确、实时、完整地采集、流通,辅助科学管控与智慧决策。 团队拥有深厚的制造业精益运营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数字化工厂实施经验,以“IE(工业工程)+IT(信息技术)”为核心,已在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轻工制造等十多个行业落成数字化标杆工厂。未来助力大型企业建设全球实时数字工厂,带动制造业“链式”数字转型。
-
项目名称:
装配式生产项目一体化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比姆泰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项目结合AI、数字孪生、云计算、BIM技术等技术,针对钢结构行业的痛点,从“设计-生产-仓储-物流-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自主研发“比姆泰客装配式生产项目一体化管理平台”,用于装配式生产企业生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依托该平台实现传统建筑业“工业互联网+”,将工厂和现场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生产环节,该平台通过采集数据、融合各类业务系统,形成统一的数据存储、治理、分析,实现IT与0T的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智能生产;项目环节,通过二维码技术将物联网与BIM模型关联,以 BIM项目进度管理为基础,实现项目订单,总控计划、深化设计、采购物料、任务排产、工序报工、质量控制、仓储发运、进场安装全环节协同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助力建筑业企业开源节流、数字化改造,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项目团队成员来自钢结构领头上市企业——精工钢结构集团,是一支专精领域具有专业开发和项目实践经验的团队。
-
项目名称:
车规级望获实时Linux系统
企业名称:
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望获OS是国科环宇重点研发的国内首个满足ISO 26262 ASIL B产品认证的Linux系操作系统,具备强实时、高可靠、功能安全、智能化、兼容性强和国产生态的特性。研发团队来自中科院计算所、龙芯、风河等企业,具备20年基础软件研制经验,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该操作系统适用于ADAS/AD等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的使用场景。
-
项目名称:
工业控制及网络安全
企业名称:
天地和兴(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1、产品:自研天墀、地盾、和睿、兴邦、安疆、全界、守邑、护阖八大类工控信息安全专业产品,领域深耕研发技术团队构建全线自主能力;与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工控信息安全“产学研”;主导和参与工控安全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
2、特点:自主研发的工控信息安全专业产品,全球首家通过IEC62443工控安全标准认证的工业网络安全企业。
3、前景:国内生产控制系统稳定运行时间最长、优秀案例最多;拥有多个国家发改委工控防护示范项目、集团级平台项目、大型国家级保障项目、国资委项目、集团级应急响应项目以及国家级攻防演练项目等.
4、团队核心成员:
董事长-郭文鑫,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工控行业从业16年,先后在中国海洋石油、和利时集团(纳斯达克HOLI)、恒泰艾普(创业板300157)服务并担任高管。
-
项目名称:
中科驭数国产化DPU K2-Pro芯片项目
企业名称: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中科驭数专注于DPU芯片的研发设计,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开展三代DPU芯片的研发。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DPU芯片及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超低延迟网络、云和数据中心、金融计算、大数据处理、5G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等场景。
在核心技术上,公司自研KPU架构和HADOS软件平台。其中,K2-Pro是专为解决大规模数据中心面临的网络带宽、网络规模、传输效率、部署管理等挑战,而设计的高效能网络处理芯片;融合了网络、存储、安全、计算等多业务卸载功能,成为推动DPU芯片大规模量产的基石。第三代自研DPU芯片K2-Pro系列产品,涵盖芯片、网络加速卡、存储加速卡、数据计算加速卡、高性能服务器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高性能算力解决方案,覆盖云服务、运营商、数据中心、银行证券等客户。
公司创始团队来自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占比近80%,具有一流科研团队和国际化产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北京、武汉、上海、深圳等多地。
-
项目名称:
基于激光技术的高性能光电传感器
企业名称:
上海聚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聚猛智能历时4年多,自主研发基于激光技术的高性能光电传感器,通过自研的高精度APD性能曲线采集技术、自研的boost高压生成电路、自适应滤波算法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光信号训练校准方法等核心技术,突破dToF cm级的精度,达到1mm,测量距离可达200m,刷新速度最高500Hz(性能远超国际巨头SICK、劳易测),为行业提供一种自主可控、成本更低的高精度光电传感器。我们研发的激光测距产品以远距离、高精度、刷新速率高、抗环境光干扰能力强、寿命长、价格低的特性赋能产业升级,实现国产替代,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物流自动化、新能源换电、智能电梯等行业,已成为高精度远距离测距传感市场唯一国产替代量产厂商。核心团队成员曾任职新时达、禾赛和中科院等知名企业。团队在激光测距领域、运动控制领域、工业自动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及项目实践经验。
-
项目名称:
半导体芯片SDS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企业名称:
逆时针芯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本智能 SDS 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芯片制造系统,运用了压力控制技术,研磨液实时监测技术,微粒群算法等交叉了多种学科技术,在半导体的生产过程中,基于自动化、智能化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供给速率,提高精度减少损耗,为芯片制造厂商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制造方案。
-
项目名称:
全球首创商业级步入式混合现实空间产品n’Space
企业名称:
杭州一隅千象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特等奖
一隅千象(ArchiFiction)2016 年成立于美国加州洛杉矶,2017年回国落地中国杭州,致力于研究全沉浸式裸眼混合现实技术,在有限物理空间植入虚拟世界,完成真实空间虚拟再造,无任何穿戴设备下实现裸眼混合现实交互。
一隅千象已为工业制造、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商业营销、会展会务、公共服务等细分行业,定制了基于 n‘Space P371 产品的裸眼 360°沉浸式数字化场景或行业解决方案。销售客户覆盖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中央省市级政府单位,如海尔集团、宝通科技、
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欧莱雅集团、开云集团、布勒中国……
我司自主研发的 n’Space 产品,是全球首发的 AI 驱动三维一体(内容+算法+硬设)裸眼混合现实空间产品解决方案。涵盖 5 大技术模块,12 项技术难点,截止2022年12月,获得中美专利二十七项。
-
项目名称:
图生图AI算法(AI动漫行业)
企业名称:
上海鹿鸣在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一等奖
米粿Al(miguo.ai)创始团队来自B站和上海交通大学,业界和学界深度合作。致力于通过AI技术解决漫画、动画的产能产量痛点,降低创作门槛和制作成本。 创始人丁黎2015年加入哔哩哔哩任职副总裁,2018年内部创业孵化哔哩哔哩漫画,作为CEO带领项目,成为中国唯一的盈利漫画平台。牛力,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陈达之,曾任职天奇创投管理合伙人。
-
项目名称:
索以科技:三维动画AIGC的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杭州索以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杭州索以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以科技”)成立于2016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索以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三维影像和数字动画内容的制作和服务的技术型文创企业。公司一直秉持着:坚定、务实、简单、高效的企业文化。
索以科技旗下3家动画工作室、1家配音工作室和1家动画培训工作室,已经兼具了剧本、制作、宣发、筹资等IP孵化的能力。
索以科技现有员工800余人,制作岗位涵盖制片,导演,剧本,前期,分镜,模型,绑定,动画,特效,解算,后期,剪辑,音频等岗位。公司目前共有三处制作场地。
-
项目名称:
文旅动画IP及衍生品
企业名称:
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动漫领域IP培育和运营,旗下业务分别为IP孵化板块、衍生品开发板块和动漫游戏人才职业教育板块。
花果山拥有强大的内容策划和生产能力,目前团队拥有100人的全流程精英生产制片团队,可以链接整个行业的产能资源,完成生产闭环,已经和腾讯视频,光线传媒,阿里影业,BILIBILI等国内各大内容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
公司被评为2023杭州十大文创新势力企业,2024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
公司以用动画温暖世界为使命,成为中国的迪斯尼为目标!
-
项目名称:
慧多宝法律AI
企业名称:
上海法忞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二等奖
上海法忞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法律科技领域的先锋,致力于通过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赋能法律服务,落地法律AI应用产品,推动法律科技服务的智能化变革。公司由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及中国顶级红圈所中伦律师事务所等顶级专业服务机构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创立,汇聚了行业内最顶尖的经验与智慧。公司旗舰产品——慧多宝法律AI,不仅用户界面简洁易用,还在智能功能上实现了100+种类型的合同审阅、40+类型的法律文书起草、12种语言的翻译、中国法律问答、基于互联网实时搜索结果的智能问答、长文本纠错及长文本核心内容提取等全面覆盖,一键秒速生成结果。并具备极强的泛化能力和智能化程度。慧多宝法律AI不仅仅是一个智能应用工具,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成为“法律人专属小助理”为己任,深受已覆盖的10+家律所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律师们的智慧伙伴,助力法律人在繁杂的案头工作中如虎添翼。
-
项目名称:
世界最高清VR
企业名称:
小派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小派以研发并推出超高清VR头显为核心,旨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明星产品如Pimax 8K及最新款Pimax Crystal,均采用了行业领先的超高清分辨率和超大视场角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如“人眼般”的灵动清晰视觉享受,最新的12K头显更是目前世界之最。
产品特点包括高分辨率显示、低延迟追踪、大视场角以及可拆卸透镜等创新设计,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极致的舒适度和沉浸感。
前景方面,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和VR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派的高清VR头显已经在教育、文旅、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团队方面,小派科技汇聚了来自通信电子、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领域的顶尖人才,人均拥有近二十年以上智能硬件开发和制造的经验,为小派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
项目名称:
影伙引擎——AI内容创意产品与服务平台
企业名称:
杭州小影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影伙引擎是小影科技旗下的 AI 内容创意产品与服务平台,脱胎于小影科技创立 12 年来积累的出海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人工智能技术能力,聚焦文化创意和内容电商两大赛道,下设智慧视频创作服务、AI 短剧创作服务、AI 营销视频创作服务、VoCut播客内容创作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其中,“智慧视频创作服务”即为本次申报的重点内容,该服务自2022年起携手国内TOP级手机智能硬件厂商荣耀,共同打造全新视频创作解决方案,包含一键大片、货架化素材等多项模块。本次合作中,荣耀充分展现了MagicOS系统生态的强大优势,融合小影科技在终端用户洞察、音视频技术、本地化运营、全球素材供给等多领域的丰富经验,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服务全球市场的用户,现已覆盖市面上超过90%的荣耀终端机型。
-
项目名称:
彗光科技助盲
企业名称:
杭州彗光科技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彗光科技助盲』项目主要研发轻量化盲文刻印机、盲汉翻译机等设备及相关翻译算法、排版算法、刻印控制算法、配套功能软件,打破国外刻印机垄断,将国外数万至数十万的刻印设备降低到数千元。彗光刻印机产品相较于国外产品,具备轻便灵活、简单易用、声音小、打图快等特点,配套软件具备全学科盲文翻译、图片快速转盲点图、盲汉翻译等特点,整体能力深度和广度均远超国内外相关软硬件产品。彗光整套解决方案帮助盲人学生、盲校教师、盲人家长、开展融合教育的普通院校老师,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辅导课业、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综合性降低盲人学习门槛、拓展学习范围、提高受教育水平、扩大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整套方案还可以应用到医疗、金融、公共服务、文旅娱乐等涉及面向视障无障碍服务的场景,具备宽广的市场前景。彗光科技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浙江大学,具备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工程、嵌入式硬件开发、产品设计运营等领域10年以上丰富经验。
-
项目名称:
KaDa阅读
企业名称:
杭州红花朵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奖奖项项:
三等奖
KaDa阅读是专注为少年儿童提供阅读解决方案的内容平台,是一款儿童绘本阅读APP,专注0-12岁儿童阅读和启蒙教育,产品和服务包含儿童有声绘本、音频故事、趣味动画等优质内容。
KaDa阅读汇集了超过万本的优质儿童出版物,是国内最大的儿童阅读内容数字化平台。平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数字设备的智能型,把AI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全网阅读大数据用于内容汇集,推荐,与互动升级,用新的方式实现了从海量图书里个性化选书,按照孩子阅读分级水平科学推荐,AI互动等,极大地提高了家长为孩子选书,如何讲解书,如何提高阅读兴趣等关键性问题。海量的优质数字内容,先进的数字化阅读体验,网络化阅读大数据,是平台的核心优势。
创始人郑坚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并有国外留学经历,曾任职于腾讯、阿里等平台,具备成功创业经历。
-
项目名称:
人工智能音乐伴奏APP
企业名称:
Metronaut
奖奖项项:
三等奖
Metronaut是一家法国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开发面向音乐家的音乐练习应用程序。Metronaut的技术源自于在巴黎IRCAM(音乐与声学研究与协调研究所)进行了超过7年的研发,该技术能够通过智能机器监听实时识别音乐家的演奏,并根据这些信息同步内容,提供沉浸式体验。
-
项目名称:
智能驾驶车路云一体化
企业名称:
上海宏景智驾信息科技
奖奖项项:
特等奖
宏景智驾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高科技公司,成立于 2018年,总部位于杭州,在北美、上海分别设有技术中心。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驾驶科技领航者,是一家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具备全栈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和完整的系统集成能力,可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高性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全周期赋能 L1-L4 级别智能驾驶。主要产品是中低算力软硬一体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DCU-Autonomous Driving Computing Unit)、智能摄像头产品,产品覆盖硬件、感知、定位、融合、规划与控制等自动驾驶全研发链。公司85%以上为研发人员,来自世界顶尖自动驾驶公司、头部汽车整车和供应商企业。
-
项目名称:
智能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deCORE AUTO
企业名称:
广东为辰信息科技
奖奖项项:
一等奖
汽车网络安全得到全球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相关法规、标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智能汽车网络安全解决方案deCORE AUTO覆盖智能汽车全要素与全生命周期,能结合不同车型需求定制化构建纵深防御体系。产品成熟可靠,已覆盖40+主流车企;80+Tier1;20+国家检测机构及地方政府平台,整车量产应用近300W车辆。
-
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底盘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企业名称:
上海千顾汽车
奖奖项项:
二等奖
千顾科技拥有线控底盘核心技术产品与产业化经验。主要研发方向是线控制动系统,未来将横向拓展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等技术衍生的底盘核心零部件,解决包括ESC/EHBI系统方案设计、智能制动系统ECU硬件开发、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再生制动等问题。已与8大客户合作,覆盖40个量产车型,实现产品研发到稳定供货的发展。自有工厂已投产,批量生产线控制动产品及关键零部件。
-
项目名称:
中国移动算网一体化创新架构助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企业名称: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
奖奖项项:
二等奖
在金漪湖沿线建设一段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的示范路段道路,满足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需要。打造全市首例未来出行环金漪湖示范区,推进车云、路云、车路之间互联互通打造先行先试技术创新样板点。项目为金义新区科创智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子项目,在中电建华东院、中建八局的总体指导下,由中移上研院联合浙移集成、金华移动、轻舟智航、海康智联联合建设实施。
-
项目名称:
轻舟智航,引领智能汽车未来
企业名称:
北京轻舟智航科技
奖奖项项:
二等奖
轻舟智航是世界前沿的自动驾驶通用解决方案公司,以轻、快、高效著称,团队出身于世界最领先智驾公司Waymo。公司坚持L4与L2+前装量产双擎发展战略,已与国内外数家头部车企达成量产合作,成为NOA智驾方案上车量最大的智驾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自动驾驶小巴领跑者,已在北京、苏州等18座城市公开道路上实现常态化运营。
-
项目名称:
汽车座舱AI及数字化服务平台
企业名称:
上海极豆科技
奖奖项项:
三等奖
极豆提供智能座舱、车载AI、中间件、出行服务等前装智能软件产品,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运营
极豆的产品及服务有如下优势:
产品技术创新优势(传统供应商不具备)
懂技术:专注软件定义汽车四大核心层级(软件/数据/应用/生态)
在软件架构、大数据分析、车载AI创新、车载中间件、V2X、多平台适配等技术方面行业领先;
懂用户:擅长新一代面向用户场景的软件创新,产品设计 模式设计 用户运营
懂车企:深谙车企流程,落地力强,多类创新产品已量产,更多逐步量产
可持续:基于运营数据反馈,产品技术创新将持续迭代和突破,保持行业领先
研发体系效率优势
复用度高:车端/云端/移动端,模块化产品库,十多家车企复用,长期ROI优势明显
成熟度高:团队超15年研发和管理经验,体系化、质量、数据安全等多项高等级认证
客户复购率高,订单增长稳定,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70%
-
项目名称:
基于SmartMega® OS+的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
企业名称:
镁佳(北京)科技
奖奖项项:
三等奖
产品包括智能数字座舱系统、智能网联域控制器、智能网关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车联网和汽车大数据平台等。为车企提供Tier1零部件供应模式,为厂商提供软件服务模块授权及软件合作开发模式。实力和前景获一线投资机构认可,2023完成D轮融资。80%以上员工是工程师,核心团队成员毕业于清华、复旦、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校和海外一流计算机科学院系。
-
项目名称:
车路云一体化创新产品与方案
企业名称:
广州高新兴网联科技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广州高新兴网联科技有限公司系高新兴集团旗下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子公司,具有领先的全系列C-V2X产品与算法、软件技术优势;稳定通达的市场通道与广阔的市场布局;以及信息通讯、智能交通领域资深核心团队,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突破,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技术及产品服务提供商。
-
项目名称:
多模态大模型认知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创新与进化
企业名称:
北京市罗克维尔科技
奖奖项项:
三等奖
大模型的应用正在引领一场智能座舱的创新革命,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理想汽车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Mind GPT已通过备案并应用上车,服务超过60万的车主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及用车效率,深得用户及市场认可。相关团队本科学历及以上超过90%,平均年龄29.8岁。自上线以来,已经超过2900万次唤醒,成为汽车行业应用大模型的典型代表。